沃勝FTW投資策略

投資策略介紹

沃勝FTW投資策略
Photo by Mathieu Stern / Unsplash

月度更新

更新時間:2025/8

沃勝FTW投資策略歷史表現

近五年績效表現

本月權重配置

沃勝FTW投資策略

策略介紹


FTW選股模型透過因子投資(factor investing)的架構,突破傳統資產類別的限制,深入分析潛在的風險因素,以實現更高效的資產配置與風險分散。

本策略的核心在於辨別不同資產的風險-報酬特徵,根據其對基本風險因子的暴露差異,精準掌握市場的機會。與傳統市場指數的被動跟蹤相比,FTW選股模型透過量化數據的因子分析,為投資人提供有望優於市場的投資選擇。

這種策略不僅提升長期報酬的潛力,還能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中更好地控制風險,實現穩定的資產增長。


什麼是沃勝FTW投資策略?


核心原理

我們對各種不同的風險因子進行測試,包括基本面、財務健康、市場心理等,篩選出最具鑑別度的七大指標因子,並利用各項因子對未來報酬率的有效性進行加權。

接著模型會將S&P 500成分股依照加權結果分組,FTW選出分數前10%的股票組合,並且每個月底進行動態調整。

每一季回顧模型狀況,確認模型與目標一致,並檢視因子的影響強度。

尋找有效因子之過程

  1. 嘗試各種不同風險因子與其對應的報酬率
  2. 查看報酬率在不同分位(quantile)之間是否存在顯著變化趨勢
  3. 挑選最具趨勢的因子,並納入FTW選股模型中

以「債務/EBITDA」因子為例,我們先將股票母體依其本身的「債務/EBITDA」分成五組,Q1為「債務/EBITDA」最高的一組,Q5為「債務/EBITDA」最低的一組,並計算各組未來一年的平均報酬率,結果如下圖所示:

可以發現Q1的報酬率最低,Q5的報酬率最高,且是循序墊高的,顯示「債務/EBITDA」此因子對未來報酬率具有顯著變化趨勢,故我們納入此因子至我們的FTW模型內。

經過不斷測試與調整,我們最後選定的七大最佳選股因子如下:


沃勝FTW投資策略表現如何?

從2016年至今的回測結果顯示,沃勝FTW策略的年化報酬率為 19.7%,顯著優於標普 500 的 14.0%。在波動方面,沃勝FTW策略的年化波動率為 18.7%,略高於標普 500 的 15.9%。而最大回撤為 26.3%,略高於標普 500 的 23.8%。

在績效比率上,不論是夏普比率還是衡量下檔風險的索提諾比率,沃勝FTW策略的表現均優於標普 500,顯示沃勝FTW策略能夠提供比標普 500 更佳的風險回報比。


誰適合沃勝FTW選股策略?

應該考慮沃勝FTW選股策略的投資者包括:

  1. 尋求優於市場回報的投資者
    如果您的目標是尋找一種有機會超越市場的策略,沃勝FTW選股策略可能非常適合您。該策略基於量化數據的因子分析,歷史表現顯示其年化報酬率為19.7%,顯著優於標普500的14.0%。
  2. 希望在波動市場中獲得穩定回報的投資者
    如果您擔心市場的高波動性,沃勝FTW選股策略已經展示其在動盪環境中的穩定表現。即使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時期,此策略依然能夠通過動態因子調整,有效控制風險並保持穩健的長期回報。
  3. 對量化投資有興趣的投資者
    如果您喜歡依據數據和量化方法進行投資決策,沃勝FTW選股策略通過對七大關鍵因子的深入測試和篩選,提供了精確的投資選擇,讓您依靠數據驅動的方式來管理資產並獲得潛在的增值機會。
  4. 尋求主動管理且靈活調整的投資者
    如果您希望使用一種定期更新和靈活調整的投資策略,沃勝FTW選股策略每月檢視並根據因子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,確保資產配置始終處於最優狀態,符合市場最新的風險-報酬趨勢。
如果這種投資方式聽起來符合您的需求,歡迎聯繫我們進一步討論如何實際操作。

Read more

從瑞士金庫到長庚病房──家族辦公室視角下的「王永慶信託啟示錄」

從瑞士金庫到長庚病房──家族辦公室視角下的「王永慶信託啟示錄」

2008 年王永慶辭世後,子女驚覺父親在瑞士銀行另有高達 400 億新臺幣的資產,卻因「不可撤銷信託(Irrevocable Trust)」條款而無權動用;該筆資金被指定分 20 年逐步捐入長庚醫療基金,用於癌症治療。對比子女僅能取得臺灣本地帳戶中的 100 億,這段家族戲劇讓「信託 vs. 遺產」的張力一覽無遺,也凸顯了家族辦公室在傳承結構設計上的關鍵角色。 一、家族辦公室觀點:從三大構面解讀 構面 傳統思維 王永慶案例的「顛覆」 家族辦公室可貢獻之處 財富所有權 個人資產 → 子女繼承 財富歸屬信託,子女僅為「潛在受益人」 事前教育家族:所有權分離、受託人角色、信託保護 資產使命 留錢給孩子 「留責任給孩子、留資源給社會」— 每年 20 億公益支出 協助擘畫「雙重底線」

「美式 vs 英式分紅保單」一次看懂兩大熱門儲蓄保險策略!

「美式 vs 英式分紅保單」一次看懂兩大熱門儲蓄保險策略!

在香港保險市場中,分紅型保單長期受到財富管理專業人士與高資產客戶的重視。這類產品兼具「保障」與「收益」的雙重功能,是資產保全與增值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隨著市場發展,分紅保單逐漸分化為兩大主流類型:「美式分紅」與「英式分紅」。兩者的分紅機制與資金運用方式截然不同,適用族群與理財目標也有所差異。 本文將從制度設計、資金運用、回報表現與適用對象四大面向出發,分析這兩種保單類型的核心特徵,協助讀者釐清選擇邏輯。 一、英式美式差異 美式分紅:靈活派發、即時現金流 美式分紅保單的主要特色在於「每年派發現金紅利」。保險公司根據當年營運盈餘表現,按年度將一部分利潤以現金形式分派給保單持有人。這些紅利可選擇直接提領、抵扣保費或用以購買額外保障。 相對於保守型或長期規劃導向的產品,美式分紅保單提供了高度的資金靈活度。這類設計尤其適合對流動性有需求的投保人,例如企業主、準備子女教育金的家庭,或預備提前退休者。 不過需留意的是,現金紅利並不保證發放,與保險公司財務狀況息息相關,屬於非保證收益。 英式分紅:長期複利、穩健增值 英式分紅保單則採取「保額分紅」機制,紅利不會即時派發,而是以

70 歲婦人血淚示警:領利息 3 年後才發現「保險公司不存在」!

70 歲婦人血淚示警:領利息 3 年後才發現「保險公司不存在」!

從一位70歲婦人千萬積蓄被騙談起的金融教育,近期台中一名70多歲婦人因投資「境外保單」慘遭詐騙,損失了近千萬元。她原以為自己做了穩健投資,連續三年都如期收到利息,卻在第四年才驚覺:「這家公司根本不存在!」這起案例再次提醒我們:面對陌生或非透明的金融商品,金融商品再保證,也不能用信任取代查證。 以下三個重點,讓我們在接觸境外保單時做出更安全、理性的判斷: 1. "詐騙是怎麼發生的?常見的話術與陷阱" 2. "投保境外保單前要了解哪些重要資訊?" 3. "多一分查證,少一分遺憾" 一、詐騙是怎麼發生的?三大常見陷阱 許多受害者並非因貪心而受騙,而是落入以下常見陷阱: * 信任代替查證:當推銷者是熟人或長期信任對象時,容易忽略對保單背景與合法性的查證。 * 高報酬迷思:若保單強調穩定高收益,且前期如期給付,容易使投保人產生安全感與依賴,進而降低對商品真實性與可持續性的質疑與審慎判斷。 * 資訊不足與理解落差:不了解境外保單的運作與申購流程,未能察覺交易模式中潛藏的異常與風險。 二、投保前,應該確認的三件事 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