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FOMC 重磅會議 : 連續第三次降息卻引發市場震盪?】

【FOMC 重磅會議 : 連續第三次降息卻引發市場震盪?】

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於昨晚(12月18日)結束了本年度最後一次會議,並發佈了最新的貨幣政策聲明。根據聲明,FOMC 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 1 碼,至 4.25% 至 4.5% 之間,這是連續第三次會議宣佈降息。

政策與經濟預測

利率決策:

  • 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 4.25%-4.50%,政策利率較年內高點已下調 1%。
  • 根據「點陣圖」,FOMC預計2025年僅降息兩碼,2026 年和 2027 年也僅降息各兩碼。

沃勝觀察:

與 11 月相比,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的政策聲明變化有限,依然重申勞動力市場風險並維持通膨目標大致平衡。然而,聲明中特別加入了有關「調整幅度和時間」的措辭,市場普遍解讀為聯準會可能放緩降息步伐的信號

鮑爾補充說明:「該聲明代表著處於或接近放慢降息節奏、或暫停降息步伐。而更接近中性利率,是我們變得謹慎的另一個依據。」但同時他也預測,2025年應該不可能升息。

聯準會表示,在進一步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時,將仔細評估最新經濟數據、未來前景的變化以及相關風險的平衡。

經濟預測:

  • 核心PCE通膨指標:2024年預估從 2.6% 上修至 2.8%;2025年和2026年分別上修至 2.5% 和 2.2%。
  • 失業率:2024年預估從 4.4% 下修至 4.2%。
  • 長期中性利率:調高至 3%,比9月預估值高0.1%。

沃勝觀察:

值得關注的是,FED 預測明年經濟將面臨輕微放緩,GDP 下降,失業率略有上升,但通膨預期卻全線上調,尤其是 PCE 指數可能高於今年水平。

這種情況對經濟來說並非利好,也再次暗示「目前」FED 的貨幣政策將趨向更加鷹派,向市場釋出延緩或暫停降息的訊號。

對川普政策的評估 (政策不確定性)

  • 部分 FOMC 成員開始分析川普貿易政策的影響,認為這增加了通膨的不確定性
  • 鮑爾表示目前時機過早,對關稅影響的規模和持續時間尚無定論。
  • 針對川普大力推行加密貨幣的舉措,鮑爾則表示 FED 無意持有比特幣。

市場反應

  •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連續10個交易日收跌,自1974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。
  • 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 4.35%,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創 5 月新高。
  • 美元指數達到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高點。

投資者解讀

  • 點陣圖顯示 FOMC 的態度比市場預期更為鷹派,強調限制性政策仍需維持更長時間。
  • 鮑爾被外界評為「披著鴿派外衣的鷹派」,因其對通膨影響持謹慎態度,但暗示政策須保持限制性,市場原先預期明年將再降4碼,如今預期砍半,可能僅再降2碼。

結論

聯準會在此次會議中傳遞出一個關鍵訊號:貨幣政策將進一步趨於謹慎,降息步伐可能放緩甚至暫停。鮑爾也在記者會中強調,儘管目前利率仍在有效抑制經濟活動,但降息計畫的前提是必須在通膨方面取得更多顯著進展。根據修正後的預測,通膨在2027年前可能難以回到2%的目標,進而壓縮降息空間。

此外,新增的「幅度和時機」措辭表明,聯準會對未來利率調整的態度更加靈活且審慎,這一點獲得《華爾街日報》記者 Nick Timiraos 的呼應。鮑爾也指出,美國經濟已接近中性利率,這是放慢降息節奏的重要依據。

對於外部變數,鮑爾針對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政策保持觀望,尤其是高關稅和推動加密貨幣的計畫。他明確表示,聯準會無意持有比特幣,並將相關法律問題交由國會決定。由於新政策的影響尚不確定,部分官員已在預測中納入初步的條件性估計。

雖然前景轉弱,觀察國債走勢已經提早反映部分利空,從12月高點至今的國債價格修正達 5%,可見市場正以相對悲觀的路徑定價,這點值得投資人關注。

以上內容僅供內部參考使用,不構成投資建議,未經同意不得轉傳、修改、販售,讀者須自行評估風險。

Read more

對等關稅上路,川普政府究竟在打什麼算盤?

對等關稅上路,川普政府究竟在打什麼算盤?

重點摘要 1. 美國財政赤字已達皆進不可持續的地步 2024 年,美國預算赤字已超過 GDP 的 6.28%,主因為過去拜登政府透過大量撒錢的經濟寬鬆政策,其中淨利息上支出了 8,820 億美元,佔 GDP 比例達 3.02%,若財政赤字惡化下去,美國將迎向債務危機。 2. 鋪路《海湖莊園協議》,川普時代下的新貨幣體制 在《海湖莊園協議》中,米倫將所有美國經濟現況下遇到的問題歸咎於「過強的美元導致」,據論文提出的解決方法,在削弱美元的過程中,將引進關稅和國防解決美元過強的問題。 3. 以歷史為鏡,川普式下的經濟走向將有哪些趨勢? 此次的關稅背景與 1971 年的「尼克森衝擊」類似,在當時造成經濟停滯性通膨,在此次逆全球化、貿易壁壘的情況下,預計目前 (4/11) 關稅政策預計將為美國今年帶來超過 2.

資產隔離的迷思:家族信託為何未能守護張蘭?

資產隔離的迷思:家族信託為何未能守護張蘭?

許多人認為,將財富存入信託後便能高枕無憂,實現「資產隔離」與「財富傳承」的雙重保障,然而信託的防護並非牢不可破。在張蘭的案例中,這一工具未能如預期發揮效用,反而被法院認定為個人財產,最終無法達到避險的目的。 家族信託的資產隔離功能與法律保障 家族信託是指信託公司接受個人或其家庭成員的財產託管,並以財富保護、資產隔離、管理和傳承為核心目的,向受益人提供定制化的財務管理與法律保護服務。根據信託法理,一旦資產注入信託,即應視為獨立於委託人、受託人及受益人的財產。這意味著,即使委託人(如張蘭)或受託人面臨債務問題,信託財產也不應成為清償債務的資產,理論上具有高度的法律保護性。 然而,家族信託並非「絕對安全」,其法律效力需符合嚴格的規範。例如《信託法》明確規定信託財產的獨立性,除特定情形外,不得被強制執行或保全。若信託的設立目的涉及逃避債務或違法行為,則不受法律保護。 張蘭家族信託為何被「擊穿」? 1. 信託財產管理仍由委託人控制 根據法院判決,雖然張蘭將其 100% 持有的公司注入家族信託,但其公司銀行賬戶的受託人權限未及時更新,信託受益人(汪小菲及其子女)

【個股觀點:Dell】AI Server + AI PC 雙引擎驅動營收成長

【個股觀點:Dell】AI Server + AI PC 雙引擎驅動營收成長

Dell ( 戴爾 ) 成立於 1984 年,是一家控股公司,透過子公司展開業務,是全球領先的端到端技術供應商,設計、開發、製造、行銷、銷售和支援各種全面的整合解決方案、產品和服務。公司產品包括伺服器和網路、儲存、雲端解決方案、桌上型電腦、筆記型電腦、服務、軟體、品牌週邊設備以及第三方軟體和周邊設備。業務分為兩個部門: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 (ISG) 和客戶解決方案集團 (CSG)。